咨詢電話:135 5028 7933
新《公司法》實繳制體現了出資義務的強制性,其目的是保護債權人利益,那么,在新公司法的規定下,注冊資本實繳的規則有哪些變化?
未實繳面臨的風險?實繳方式有哪些,又該如何操作?在這個過程中,又有哪些容易踩坑的地方?接下來,我們就帶大家詳細解答一下。
一、公司注冊資本實繳期限是多長?
1. 新注冊的公司:自2024年7月1日起新成立的企業,需在5年內完成實繳。實繳可一次性完成,也能分階段進行, 給企業在資金安排上提供一定靈活性。
2. 已存在的老公司:在2024年6月30日前已成立的老公司,有3年的過渡期,需在2032年6月30日前完成實繳。
3. 特殊行業例外:金融、保險等特殊行業,按照行業專門規定執行,不適用上述過渡期政策。
二、公司注冊資本未實繳面臨的后果有哪些?
1、民事責任風險
股東對公司債務的連帶責任,若公司無法清償到期債務,債權人可要求未實繳股東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甚至要求其提前繳納出資。
例如,某公司拖欠員工工資,法院判決未實繳股東以個人財產賠償并立即完成實繳。
2、股東失權風險
股東未按期實繳且經公司催告(寬限期≥60天)仍不履行時,公司可通過董事會決議剝奪其未實繳部分對應的股權,該股權需轉讓或注銷。
例如,股東未繳納25萬元出資,公司可收回對應股權并調整注冊資本。
3、對其他股東的違約責任
未實繳股東需向已足額出資的股東承擔違約責任,包括賠償損失。即使《公司法》刪除相關條款,但依據《民法典》合同關系,違約責任仍存。
4、股權轉讓后的補充責任
原股東轉讓未實繳股權后,若受讓人未履行出資義務,原股東需對受讓人的未繳納部分承擔補充責任。
例如,股東A轉讓未實繳股權給B,若B未繳足,A仍需連帶擔責。
地址:成都市高新區世紀城南路599號天府軟件園D區6棟5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