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9月15日电(李东标)自动化生产线上,粒粒坚果在传送带上前行;仓库外,一辆辆货车满载坚果即将发往全国各地……秋日时节,地处长江之畔的安徽省无为市绿色食品产业园内,一派忙碌的景象。
作为安徽省农业大市,无为市依托“鱼米之乡”的资源禀赋,通过政策引导、科技赋能、品牌塑造与全链整合,逐步形成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努力把“小食品”做成“大产业”。
航拍安徽无为经济开发区一角(资料图)。新华网发(刘易 摄)
立足优势 特色产业加速“跑”
走进三只松鼠(无为)健康食品城每日坚果工厂,一颗颗坚果、果脯经过层层筛选、烘烤,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完成包装,经过出厂检测拿到“合格证”,最后被送到消费者手中。
作为三只松鼠在华东地区的重要战略布局项目,三只松鼠健康食品城项目总占地面积892亩。该项目一期于2017年底开工,建设集研发、分装、检测、物流配送及电子商务一体化的综合型食品加工基地。
三只松鼠健康食品城生产线(资料图)。新华网发(何义安 摄)
“在这里,坚果从选料到成品,最快只需要一两分钟,可以实现产品即时生产、即时发货。”三只松鼠(无为)健康食品城每日坚果工厂负责人杨小坎介绍,该公司生产的每日坚果产品共有20余款,其中经典款每日坚果累计销售额已超10亿元。
“从零起步”到“全链开花”,杨小坎见证了三只松鼠(无为)健康食品城发展壮大,也切身感受到无为绿色食品产业向上发展的蓬勃势头。“这几年无为发展速度很快,食品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崛起。”杨小坎说。
近年来,无为市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与区位优势,积极构建“1+N”模式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格局,并创建绿色食品产业园,涵盖坚果休闲、肉禽加工、蓝莓果干食品等品类,努力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
2025年9月4日,在三只松鼠(无为)健康食品城,工人正在卸货。新华网李东标 摄
厚植沃土 孕育“赢商”硕果
去年3月份签约、6月份正式动工,今年7月份实现规模化生产……总部位于浙江杭州的坚果生产企业杭派食品有限公司自落户无为绿色食品产业园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新厂建设过程中,涉及到需要园区协调的事项,政府部门都是有求必应,给予大力配合和支持。”谈到企业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杭派食品(安徽)有限公司人事行政中心负责人杨建胜说,“特别是在招工等环节,当地还安排专人点对点服务企业,真正把企业的事放在心上。”
2025年8月20日拍摄的杭派食品(安徽)有限公司外景。(受访者供图)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沃土。近年来,无为市深入开展“最濡意”为企服务行动,加大助企纾困和要素保障,全力帮助企业拓市场、找订单、扩产能,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同时,无为市不断强化政策体系支撑,坚持以上位规划为引领,优化产业布局,从土地供给、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企业全方位支持;强化园区载体建设,统筹布局建设绿色食品产业园,按照资源丰富、产业突出、要素集聚的原则,引导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向绿色食品产业园集中。
2024年,无为市绿色食品全产业链产值165.7亿元、增速15.6%;已培育绿色食品链上企业276家,其中规上企业24家。全市累计获批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132个。
链式发展 培育产业集群
建成124.8万亩粮食生产基地、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实施农产品加工“五个一批”工程……近年来,无为市不断深化前端固链、中端强链、后端延链“三链协同”,提升产业能级。
无为市突出龙头企业引领作用,精心培育领军企业,重点扶持三只松鼠、紫约蓝莓、蓝田龟鳖三大龙头企业,联合安徽工程大学成立绿色食品产业研究院,通过技术转移、成果孵化等方式,推动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应用。
紫约蓝莓基地(资料图)。新华网发(何义安 摄)
为提升产业价值,无为市扎实推进品牌兴农战略,深挖农产品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文化优势,构建品牌矩阵,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培育“两品一标”农产品125个。
此外,无为市还拓展多种营销方式,创新“高铁冠名+直播带货”模式,深挖传统农产品文化底蕴,持续打造特色品牌推介活动,举办无为螃蟹节、小龙虾节等特色活动。
“我们将坚持走品牌化、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的路子,突出对国际国内知名食品企业靶向招引,打造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一体的绿色食品产业链条,全力把绿色食品产业打造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无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